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首个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坚持统一领导、部门联动,6 年间投入建设资金 2.92 亿元,拉动地方资金 6.84 亿元,积极推进试点市县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13 个试点县入围全国农村职成教育改革示范县。
加强“三个必须”,破解农村职教发展瓶颈。坚持“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支持,必须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必须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农村重点改革,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重点扶持,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办学条件。在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教育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齐齐哈尔市把职业教育改革纳入全市农村四项重点改革、市委市政府督办事项和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出台深化农村四项改革推进措施 36 条等文件, 为全面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五大连池市建立农民创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业培训、扶贫开发、就业综合培训基地,开办培训班 289 期,培训城乡劳动者 1.5 万人,增加农民收入 5000 万元以上。
明确“一个坚持”,促进农村职教改革发展。坚持政府、行业、企业、涉农职业院校四方联动,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协同、校地共建、场县共建,合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市县职教中心联合农业工程、现代农业、畜牧兽医等 7 个涉农省级职教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订单培养,采取企校联盟、职教进园区等模式,提升企业助力人才培养的参与度、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入度。建立校地共建机制,全省涉农类职业院校指导建设标准化核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4 处、科技示范园469 处、示范田 5287 块,与 105 个农场开展场县共建,推广高产栽培模式 1032 万亩,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强调“一个突出”,提升农村职教服务能力。通过撤销、合并、转型、停办等方式,整合 26 所职业学校,基本形成一县(区) 一所职教中心的办学格局。突出职教中心在县域人才与技术支撑的龙头作用,加大对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建设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10 个、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012 个,网络覆盖率达到 100 %。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31.82 万人、新型职业农民 8.84万人,培训各级各类人员 138.57 万人次。讷河市建立乡镇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心 18 个,形成政、校、行、企、社五位一体, 市、乡、村三级协同联动网络格局。桦南县成立就业培训机构, 为贫困人员量身打造“桦南月嫂”“桦南护工”等品牌。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39/201811/t20181105_353673.html
(摘编自 2018 年 11 月 6 日黑龙江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