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职教动态 >> 正文

【行业热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定位与内涵发展研究

来源: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日期:2020年09月07日 18:25  点击:  属于:职教动态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随后,教育部发布“双高计划”院校遴选意见,确定高职院校转型升级发展策略,要求按“专业群”编制建设方案。建设模式由若干重点专业转向重点专业群,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彰显了与时俱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体现了示范带动的专业建设导向,是顺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时代进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党的十八大新发展理念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一)专业群建设是顺应产业变革、社会发展的新产物

  在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当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新职业、新工种、新岗位、新技术、新规则、新产品不断问世。产业链与岗位群形成新业态,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甚至跨岗位群之间的协同关系日益紧密,不仅对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也倒逼高职院校加强专业群建设,满足产业和企业的需要。

  (二)专业群建设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载体

  与以往传统的“一技之长”岗位相比,行业、企业中“一岗多职”和“一职多岗”的复合型新岗位不断涌现,急需大量的“一专多能”技术技能与经营管理人才。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未来人力资本折旧速度加快的趋势,专业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专业群建设所构建的复合型专业生态圈,可以很好地提升专业内涵与培养能力,为更好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条件。

  (三)专业群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路径

  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资源整合建构的专业群,所释放出来的内生动力与办学活力,使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关系愈加密切,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关系逐步趋向平衡。校企双方通过产业链、岗位群,在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创新、产品换代升级等诸多方面与专业群实现有机对接,能有效改变以往专业在对接产业链、岗位群时的不对称性,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提高合作效能,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发展。

  (四)专业群建设是专业转型升级、凸显特色的新机遇

  无论是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展,专业群建设的内涵都不同于专业建设,表现在类型教育的办学理念特色明显、体系构建系统完整、体制机制充满活力、运作模式开放共享、资源配置合理有效等诸多方面。在专业群建设环境下,各专业间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带动推进,可将专业潜在的能量激活,提升专业整合与资源共享的能力,提高专业发展的水平,为专业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问题与挑战

  在一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无论是方向定位,还是运行机制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逻辑关系不清,结构不够合理

  没有权衡好市场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规律的关系,目的、定位不准确,导致专业群建设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专业设置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专业群所选择专业之间的关联度低,有的专业难以融入专业群;“清一色”的专业结构、因人设置的专业以及低水准的核心专业,使专业群结构僵化,缺少生机与活力。

  (二)建设模式封闭,校企合作松散

  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对接的吻合度低;行业、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的动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在与学校合作中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校企合作双方的比较优势未能产生和谐共存的优势互补效应,在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利益博弈中未能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

  (三)内涵特色缺失,竞争实力较弱

  以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替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不够明显;在应对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专业群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岗位群对接滞后,衔接迟缓;片面追求专业技能至上而忽视基本素养培养,与现代社会对手脑并用的数字化人才要求大相径庭。

  (四)政策制度乏力,运行机制僵化

  支持专业群建设的“红利”政策乏力、执行不畅,推动专业群有效运行的生态环境尚未形成;以教研室为载体的各专业门类自成体系,教学运行与组织管理上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学校传统管理体制与企业市场运行模式难以有效沟通,按照产教融合要素组建的专业群往往在实际运行中遇到阻碍。

  (五)资源供给不足,共享效能低下

  职教资源短缺与经费投入不够,导致人才培养缺斤短两、办学质量难以保证;专业条件建设的 “小而全”理念与“自给自足”模式,造成重复投入、利用率低、开放性差等问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共享资源意识淡薄、资本经营模式落后,使得专业群的融资渠道单一、资源集约利用不足。

  (六)建设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限

  面对产教融合与类型教育的新要求,专业群在对接产业链、岗位群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专业群自我提升、融合发展的造血功能有限,不能有效助推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培养满足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缺乏,在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时也往往力不从心。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与模式

  (一)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的方向定位

  在顶层设计上,要以系统化战略思维确定好专业群的发展定位,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推进专业群建设的综合改革。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涉及对学生技能、素养的培养,以及知识传承与价值引领;从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看,以面向中小微企业为主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提供咨询服务;从与城市建立相伴相生依存关系看,以主动承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专业群应该“建设成为基于产业链上互相关联的职业岗位群而构建的、能够实现跨界、协调、互通而又一贯的人才培养新载体”,并在此基础上以专业群为载体,整合群外其他专业群与机构资源助推专业集群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相适应,构建职业教育顺应未来社会变迁与技术革命的新模式。专业群建设应以类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遵循办学本源性规律,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的方向定位。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的责任,需要两个不同价值追求的办学主体在合作中形成合力。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校企共建专业群缓解单一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化,并在应对国际竞争与严峻挑战中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要平衡好高职教育与产业行业融合的供需关系,促进资源生态链要素的良性互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整合。建立产教融合关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融合并不等于替代,而是互相依存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统一体。在现有的资源、制度与能力下,专业乃至于专业群与产业(产业链)很难真正做到“零距离”、即时性地对接,而正是这种不完全性,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性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因此,要在功利化“立竿见影”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系上,处理好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平衡关系。

  (二)系统设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关系

  专业群建设逻辑起点应体现类型教育基本特征,以适应发展、满足需求为导向,切实履行高职院校办学职责。不仅要面向产业链、岗位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完成社会主义国家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任务,还应该满足求学者个体发展的需求,使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诉求实现相对平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专业建设要体现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共享性,形成与产业互动、融合兼容的专业群平台新生态。首先,要面向行业、企业对专业群建设的需求,对接产业链、岗位群的技术技能标准与岗位规范准则等要求,明确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定位与重点内容。其次,要面向求学者成人、成长、成才的需要,对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自身规律,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整合群内各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出共享型课程群组。最后,要面向专业群内涵建设的自身需要,强化教学基本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群建设要与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处理好与校企合作机制、运行体系设计、课程结构调整、治理体系构建、保障制度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在面向产业链、关联岗位群、拓展职业群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对院系设置、专业群构建进行重组,将真正与市场接轨、行业对应、产业相符、企业融合、地方需要的同类专业组合在专业群内,避免简单拆并和“拉郎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体现综合性和完整性,兼顾专业点与专业面的建设,突出专业群内涵建设的理念,强化系统设计、平台思维、整体推进的原则,指导各专业制订满足企业、学生、专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个性学习需求与价值创造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专业内涵和课程体系,将 “平台+个体”的自由职业类微专业开发作为优化专业群结构的创新内容,配套研制精细化、定制化的微课程组,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新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双创能力创造条件。

  (三)科学确定专业群建设的实施策略

  专业群建设要基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着力破解与产业链、岗位群对接时不够稳定、缺乏持续、信息不对称、衔接有真空的难题,从而以更加主动、开放、创新的姿态深化与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将专业群建成双方共建、共用、共享的产学研用新平台。一是考虑专业的类别属性关系,通过撤并整合、精简重组形成专业链的方式来优化专业群结构,构建专业集群系统。二是与产业、行业、职业的生态化变革和内生机制建设同步,创新专业群建设模式,促使专业群内部结构呈现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形态。三是体现开放性、集约化,将专业群外的一些专业作为本专业群的编外专业,实现资源共享,以减少专业群建设成本。四是提升变与不变的能力,在满足市场动态需求与稳定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当下急需“一技之长”专才与面向长远“一专多能”通才上找准平衡。

  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着专业群在面向市场组建时的走向,应该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可所为能所为”之间权衡利弊,科学选择。“只能做成什么”与“可以做成什么”,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带来的结果往往截然不同,在面对现有的条件、资源与能力时,前者只是“仅局限于”,而后者却是“不仅限于”。因此,作为与城市相伴相生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应着眼于未来,以开放的视野、平台的思维挖掘潜力、开发潜能,用足、用活、用好已有或潜在的资源,与所在城市的全产业链格局同频共振,主动创造机会承担责任,承接使命。应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基础条件,采取分类建设、多样化推进的 “三对应”多元模式,即或对应于某一企业的岗位群,或对应于某一类行业的产业链,或对应于不同行业的职业群。此外,还应确定专业群建设现代化目标,不断提升建设与管理水平,促进专业群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四)精准遵循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要求

  专业群建设是一个开放、创新、动态的过程,应随着产业链、岗位群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建设思路与建设内容,及时完善课程体系,补充、吸纳新的教学内容。然而,由于专业群很难“通吃”社会上所有职业群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专门知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基于职业岗位群又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岗位群,要通过与其他类别专业群的跨界合作、共享、交融,实现与产业链、岗位群乃至职业群的有效衔接、协同、共进,促进专业群与所合作行业、企业建立起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通过专业教育为求学者提供基础性、核心性、必要性的知识与技能,为其面向未来的社会学习、岗位学习、职业学习提供可持续的学习力,而不是狭隘地依赖于单一的职业技能,机械地将就业专业对口率作为质量评价的唯一标准,否则,将会带来因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暂而导致毕业生转岗择业困难增大的风险。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深刻理解和把握类型教育的内涵,与职业岗位、工作实际、生活教育、生命生长等类别的课程有机融合,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好专业群的职业实践课程体系。职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在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构建的生态性,形成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的统一体。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课程集群应充分体现出面向求学者个体需求,促进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本性;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相匹配,与产业链、岗位群要求相一致的针对性;在突出技术应用课程特色的基础上,课程集群内课程横向融通并向职业本科技术学术课程拓展的贯通性;跟踪行业、产业发展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技能纳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性;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得益彰,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凸显新发展理念内涵,与其他专业群中课程群资源共享并协同互动的延展性。
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容与重点

  (一)构建结构体系新模式

  不论是从专业本位还是从产业角度组建专业群,均应与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专业群命名基于与专业目录一致的原则,选择重点专业作为核心专业;或基于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原则,聚焦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两种命名与组建方式均应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确定专业群名称,以体现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定位,反映高职院校与当地产业发展趋势的匹配状况。如,高职院校中的机电类院系所确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或 “智能制造应用”专业群,应通过深化专业群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加强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结合,以制造为基础,依智能来驱动,在促进以智能制造应用为核心的专业群内涵建设过程中,加强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专业群建设还应融入地方新基建的建设,与知名企业共建工业(产业、消费)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培优助力、提质赋能。
加强生态化专业群的结构与体系建设,在确定以核心专业为统领的若干专业的同时,通过增设专业方向、开设微专业(微课程组),建设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开发专业课程群,使专业群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应具有体现专业能力水平的层次性,把握专业建设发展趋势的引领性,整合专业资源共享协作的协同性,带动专业整体水平提升的辐射性等特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适应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新要求,加快以专业链(链群)为重点的专业群新体系建设。从横向看,一方面,专业链是专业群内部的专业按照与产业链、岗位群所匹配的逻辑关系依次链接而成;另一方面,因拓展到其他专业群而形成覆盖全产业链或对接多个职业岗位群的专业链群。从纵向看,专业链上联职业本科、应用技术本科乃至于专业硕士或博士教育,下接中职教育、技工培训以及社区教育,进而对专业群内涵提升与引领带动创造了条件。

  (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发挥培养定位的引导性、资源整合的共享性、评价标准的一致性、优势互补的协调性的作用,体现学校对专业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产业链、岗位群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确定教学质量标准保障的具体要求。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应着力加强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与使命,确立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核心技能,强化各专业之间资源共享与合作机制,引导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单一性向复合性方向发展;应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密切产教融合关系的功能要求。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还要与循环经济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链等密切相连,以服务产业链上不同节点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微专业,推进课程+融合计划,开设微专业选修模块等方式,为各行各业培养所需的一专多能人才。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过程中,应在全面、系统和精准调研上做足功课,在广度、信度和效度上做大文章,使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数据来源广泛、信息准确无误、分析科学到位。专业群视域下的专业调研应该科学把握“职业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内涵,避免因“立竿见影”的价值取向而导致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应厘清岗位群中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各岗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技能)交集、共同的工作规范,专业间知识与技能的迁移链。要了解产业链中每一层级内产业集群对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了解产业链不同层级之间职业标准、技术规范之间的衔接与内生关系,不仅将某个(某类)职业岗位相对应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内容,还应在此基础上拓展与延伸;不仅关注显性知识与技能,还应将隐性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在显性知识与技能之中,并与非职业技能的生活技能相关联。

  (三)打造适应需求的新课程

  以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构建起集群课程与课程群为一体的双维度结构课程体系,应充分彰显类型教育特色,以课程为纽带构建各专业之间密切融合与协同的新关系,聚合形成以课程群落为特征的专业群课程资源共享新平台,体现出横向拓展、纵向衔接、相互独立、彼此关联、多维互动、开放共享的有机生态圈。群课程或课程群应建立定期更新、调整、优化的制度和机制,及时体现专业群在对接产业链、岗位群后所推出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并与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所需素养有机结合。要处理好专业群共性课程与专业个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使专业群内的基础能力、通用能力、资源共享和个性需求等诸多课程与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相得益彰的联动、共享关系。

  以投资的理念、平台的思维深化专业群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促使课程理念、内涵、结构、运行、资源、评价等要素发生深刻变革,推动专业群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构建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交互融合的大课程结构。要以课赛融通、课证融合、书证衔接为抓手,将大赛课程、1+X证书课程以及其他技术技能课程制作成实践类的课程群组,在专业群内以必修或选修方式作为各专业“共享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应用技能的学习需求,促使育训结合、知行合一落实到位。课程集群的课程资源在专业群内运行中,分别以课程整体输出、课程内容渗透、课程模块植入等多种方式进行共享。课程资源重组或独立开发而形成的序列化的微课程,联系真实生活情境而聚焦单元主题或项目任务而设置的主题教学,将作为课程群组的创新部分,与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及时并准确对接,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充实人才培养内容方面,起到锦上添花或拾遗补缺的作用。

  (四)建设类型教师新团队

  专业群建设应该由校企双方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实施,把行业、企业的职业与岗位标准以及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培养模式有机结合,与产业链、岗位群的人才需求标准相适应。要突破以往专业教研室或教师个体单打独斗的局限,通过跨界组建、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合作联动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以双师素质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专业群建设混编团队,通过社会招聘、在职培养、专项引进、岗位聘用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以解决专业群建设中 “复合型专业教师”存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加强以专业群(岗位群)为载体的教师发展中心体系建设,形成校企双向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强化教师1+X证书试点教学能力的培训。要通过校企共建等方式,建设职教师范大学或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立职教师范专业,构建类型教育特征明显、体现技术技能应用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

   高职院校应创新“进化型”专业群组织团队建设模式,激活自组织、自适应、自调式、进阶式的双师素质结构团队自主发展的潜能,引导教师从原有的专业舒适区里走出来去迎接专业群建设的新挑战。要以类型教育的职教教师新要求为标准,增强教师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认同,帮助教师深刻理解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内涵,提高教师对投身专业群建设的主动意识。要加大教师履行类型教育职责的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建设,通过企业研修、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与经验,在专业群建设的环境下,提升教师1+X证书试点的驾驭能力、“三教”改革的适应能力、现代学徒制的运作能力、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经营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面对产业链、岗位群人才需求的专业群调研能力,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制订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应的课程群组,建设专业群(专业)教学资源库,编写活页讲义与教材等。

  (五)开创人才培养新途径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开放、共享、整合和生态的特征,充分体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从纵向维度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应上接国家层面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育人导向;下联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体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与培养途径。从横向维度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行动指南功能,在群内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统领与协同作用;同时,与产业链、岗位群融合互动,逐步形成特色鲜明、适应发展需求的模式与特色。应与时俱进,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动态相吻合,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及时调整培养模式定位、质量评价标准和运行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融合,以平台思维搭建资源共享与协同育人新平台,进而推动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创新专业群共享机制,丰富课程体系内涵,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行业、企业所要求的标准。以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为案例,以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途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为一体的大课程体系建设,整合群内外课程资源形成分系列、模块化的课程群和课程超市,推行走班制学生自主选课学习模式,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特色与定制课程学习的需要。与工业互联网革命发展趋势相适应,推进专业群“互联网+”建设,创设职场体验式学习场景新空间,强化学生共享学习意识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分享智慧为导向的社群学习环境,构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交互学习的新生态。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与专业匹配的生存、生活技能,着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数字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和劳动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面对未来高水平、高质量就业的竞争实力。

  五、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创新专业群建设运行与模式

  专业群协同创新机制应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整体性系统思维,处理好产业、学校、企业三维的平衡与协调关系,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多业”联通、链接、耦合,形成“承上启下、横向对接、资源整合”的专业群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从而搭建以产教融合专业群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新载体。产业、学校、企业各自内部之间应有符合规律、运行畅通的运行机制,并能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系构建与机制运行中起到助推作用。深化学校与二级院系,二级院系专业运行与管理模式改革,构建专业群“大部制”运行机制,强化核心专业“群主”的协调、引导、统筹作用,建立起互动、互补、协同的专业融合关系,推进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集约配置,在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岗位群乃至于职业群时形成整体优势。“构建起系统的、柔性的管理机制”,完善专业群治理体系,以此调动校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专业群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创新专业群办学新模式。

  (二)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提升专业群建设层次与水平

  在遵循职业教育类型规律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要求,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研制专业群建设质量标准。在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制订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基本规范、教学质量考核评价规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建设等诸多标准。要主动对接以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为发展趋势的国际产业,与跨国企业或有关机构合作对接国际行业标准,共同开发培养国际通用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创新专业群运行体系、运行机制和模式,强化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相匹配的通用核心能力要求,在充分体现专业群公共标准的前提下,突出专业对应职业岗位中工作过程的技术技能标准。专业质量与绩效评价应充分、系统地考量专业建设的生态系统,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构建多元化、多维度就业质量评价标准。

  (三)以多元化评价为策略确保专业群建设质量与特色

  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系统设计与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文化相吻合的专业群建设与运行体系,增强专业群建设团队在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的自律性、主动性和进取心,统筹协调好专业群建设运行过程中与学校其他管理要素的关系。要建立起专业群课程、教材、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情况的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形成诊断与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教学督导、目标任务考核、质量评价、绩效评估等在内的多元、多维的组合式评价系统,为专业群建设的良性、个性发展起到保障、完善、监督和促进作用。要组建与行业、企业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质量共评的专业群建设合作共同体,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通过突出用户需求、满意度,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度,增大产业链、岗位群育人评价权重,实施差异化评价等措施,确保专业群评价的准确、有效。



 
(摘编自2020年9月6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友情链接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CMS系统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