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企业从“走出去”向成功“走进去”转变,对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这一背景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语言+国别”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精专业”“懂外语”“融文化”三个方面界定模式内涵,分析该模式的改革着力点及具体实施路径,探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理,为高职院校推进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一带一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应用人才;专业+语言+国别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截至2019年6月,已经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走出去”开发广阔的“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也引发了企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如何回应这一现实需求?在解决国际化人才供给不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高职教育必须回应的重大关切。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截至2016年中国企业已对164个国家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其海外员工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以中国跨国公司百强为例,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刚刚提出时,中国百强跨国公司拥有海外员工62万人,至2019年这一数字已激增至140万人。即便如此,中国跨国公司员工的国际化占比仍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数据显示,全球十大跨国公司国际化员工平均比例高达93.2%,而中国十大跨国公司国际化员工平均比例仅为33.9%。国际化人才供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企业“走出去”亟需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其中懂技术操作又能用外语交流的技术人员尤为稀缺。商务部、国资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对中国企业开展过海外可持续发展调研,43%的企业认为他们对“一带一路”地区技术溢出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技术工人。对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当然,仅有数量供给还不足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需求。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走出去”,更要成功地“走进去”,要实现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企业“走进去”,就是要融入当地社会,能够进得去、留得下,做到市场有增长、企业受欢迎、文化可交融。企业由“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反映的是对人才需求质量的变化。适应新要求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与当地合作伙伴有效沟通的语言能力;要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相关知识,了解其民族性,熟悉其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能够妥善处理多元文化差异,推动文化相融,增进彼此信任;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国际化维度,了解当地政府决策机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了解目标国家(区域)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产业标准与技术技能操作水平。
然而,“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文化、习俗丰富多元,法律、法规、政策各不相同,市场竞争与营商环境千差万别。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况,泛泛的普适性国际化人才在遇到不同的区域国别时往往出现“水土不服”,“走进去”的企业需要对某一目标国家(区域)多一点了解的“订制化”国际化人才。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更注重国别差异性,使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更有针对性。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升级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全国已建有高职院校1418所,在校生达1134万人。如此庞大的在校生队伍恰是各行各业发展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储备源。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基建企业、制造企业、服务企业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随项目“走出去”。为此,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为企业输送大批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距离这一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继续探索创新。
1. 现有模式重留学生教育和本土化人才培养,对广大在校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案。目前,全国有30余所高职院校在境外设立了33家海外分校,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肯尼亚建立3个境外办学机构,为当地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全日制留学生已达1.7万人,面向留学生的校企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模式日渐形成。
相比境外办学的亮点纷呈和留学生培养的探索成就,针对高职院校普通学生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能力的培养短板明显。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开展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尚未达成共识。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认为高职学生无法满足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要求,没有必要将国际化能力作为所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一部分高职专业对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内涵与构成缺乏清晰的界定,面向所有学生的全覆盖的国际化能力培养既没有系统的课程配套,也没有成熟的保障体系与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撑,导致培养的应用人才满足不了日益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2. 现有模式多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抓手,但宥于国外合作主体的现实利益诉求,这种模式不足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未来建设者的要求。我国高职教育在起步阶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抓手,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优秀师资,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选派教师开展海外交流、访学、研修,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具体项目推进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①合作院校的层次、水平、优势对合作项目的质量影响巨大。②国外合作院校的主要诉求集中在生源的输送,因此,学分的互认、衔接成为项目合作的关键,而不是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学生在毕业时,往往会出现既不想出国求学,又因课程体系中本土化课程被挤占,使得其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③外语应用能力提升以增加英语课程时数及双语专业课程来实现,一般不涉及小语种教学。外语教学偏重技能训练,不重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④引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专业领域的课程、教材、师资,通常较少涉及合作国别的文化、历史通识课程,学生对于合作国别缺乏深刻的认知。
在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主线的传统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两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局限在双方院校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合作,行业资源,尤其是境外行业资源介入较少。产教融合的职教理念并未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生成“国际版”。二是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主要产出是向境外院校输送学生继续求学深造,而不是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职业创造,往往对于国际化应用人才的职业道德、多元文化交流下的本国文化的坚守等问题认识不够,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也没有进行回应,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要素存在明显缺失。
三、“专业+语言+国别”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一)“专业+语言+国别”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国际化人才均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如日本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中指出要培养具备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海外文化理解能力,具备责任感、使命感,具有积极性、挑战性、协调性的国际化人才。韩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则提出“世界公民素质”的概念,将具有外国知识和外语能力,能够理直气壮地与外国交涉的“世界公民”作为其培养目标。美国将全球化知识视为21世纪人才核心内容之一,认为全球知识、全球参与、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是各个专业领域和所有专业教育中必备的学习成果。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对我国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指导纲要。
“专业+语言+国别”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的一种实践探索。该探索基于系统设计、自主构建、全面覆盖、全员提高的改革理念,以国际化应用人才能力模型中的专业、语言、文化三个着力点,系统设计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化专业建设,强化语言教育,提升文化素养,尤其是跨文化素养,实现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国际化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一带一路”建设及企业“走出去”发展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专业方面,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应“精专业”。体现在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专业知识更博、职业技能更精、职业素质更高。专业知识方面,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还应对该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最新技术突破、产业的国别分布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职业技能方面,国际化应用人才要具备更加精湛的操作技术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学习应对国(境)外相似的工作任务,起到技术示范的作用,成为企业海外员工的培训师。职业素质方面,需要更加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更加乐观、自信、上进,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2. 语言方面,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应“懂外语”。体现在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应熟英语、会二外。国际化应用人才首先要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不仅具备专业领域的英语沟通能力,解决生产、工作上的技术交流问题;也要能够利用英语与人进行较深入的交流,可以结交朋友。此外,要掌握第二外语,可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使用目标国母语与企业“走出去”目标国民众进行交流有助于取得信任,同时,学习目标国语言有助于增加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国别方面,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应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订制化”人才,除具备一般性的国际化素质与能力外,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及特定国别区域要有更多的了解,能够尊重文化多样性,对跨文化学习持开放性态度,从而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能够运用有效得体的交际行为实现交往目标,推动文化交融,即“融文化”。基于此,高职国际化应用人才应进一步结合区域经济需要、学校自身优势与个人兴趣爱好,增加对特定国别区域的了解,掌握其历史、人文、习俗,具有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知识底蕴,具备在特定国别区域的特色优势,成为企业“走出去”急需的“订制化”人才。
(二)“专业+语言+国别”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1. 专业方面:培养“精专业”的国际化应用人才,其核心在于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版”。一是依托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师资联盟,探索国(境)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开发职业国内外操作实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同开发活页式教材,使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二是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标准,推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三是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坚持一、二、三课堂有机融合,在教学组织运行方面大胆求变,以课堂、讲堂、沙龙、实习、实践等一、二、三课堂灵活多变、丰富组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理念,以模块化、菜单式课程组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四是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设计,开发海外研修项目,与国(境)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1+X证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同时,丰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提升国际化素质。
2. 语言学习方面:培养“懂外语”的国际化应用人才,要围绕英语与第二外语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围绕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开展系列改革,第一课堂增加英语教学课时,引进优秀外籍师资,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增加双语课程数量,切实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第二课堂设计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配音比赛等活动;第三课堂设立实战项目载体,开展英语翻译实战项目、援外志愿者活动等,提高学生英语实战能力。二是切实推进小语种教学改革,设立第二外语课程,提供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选修模块,鼓励学生参与小语种相关的文化节、外事接待、境外夏令营或海外研修项目选拔。
3. 国别认知方面:培养“融文化”的国际化应用人才,要在全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订制化”人才的国别区域特色。①第一课堂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欧美文化》等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别文化选修菜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主要区域或国别文化加深理解;②提供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对不同国别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③培育“订制化”的文化育人品牌,将特定目标国别(区域)的优质行业、企业、政府、院校资源引入校园,打造品牌活动。④充分发挥留学生、外籍教师的校园文化资源的作用,加强专业学生与留学生、外籍学生的互动,在真正的国际交往中体现跨文化的碰撞。⑤提供丰富的访学、短期交流、夏令营、文化交流等国(境)外交流机会,尤其要重点开发特定国别(区域)的交流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企业的国际经济合作向广覆盖、多层次发展,企业对国际化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是新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把握机遇、担当作为,加大探索实践力度,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应用人才。
作者
张海燕,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杭州 310018
郑亚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长、教授,浙江杭州 310018
(摘编自2019年12月16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