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者论坛 >> 正文

张 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须重视下位创新

来源: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9年05月13日 18:21  点击:  属于:学者论坛
 
作者:张健教授

  《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再次引爆人们关注的热情和齐声的喝彩,觉得这是2019年新春馈赠给职业教育最好的新春贺礼和彩头。可以预期的是,2019年职业教育注定不再寂寞,这一热点将持续延烧,带给人们炒作空间、期盼预想和政策制定者们“以观后效”的收获期待。

  但也有微信群和QQ空间频见一些职教人担心、质疑,会不会又是“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贯彻会议”,陷入“重复昨天的故事”的老套路。我相信这是一群见惯了“欣喜——失落”的老戏码而有些心灰意冷的人,但更相信他们是一群“位卑未敢忘职教”、情系职教,希望职教明天更好的人。由此引发我的思考,我们是否步入了一个频出政策、依赖政策,而又辜负了政策、枉费了政策的职业教育怪圈,回答是肯定的。

  一是对政策过分依赖、迷恋。总是冀望外部政策给力,希望得到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或制度安排的甘霖淋沐,而且层级越高越好,教育部的、多部委的、国务院的,每一更高层级的文件出台,都会引来政策狂欢、多方热炒。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冷却,发现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显效和实绩,热闹一阵过后,就重又陷入冷寂或停滞不前。

  二是对政策的期待总是过于乐观。

  原因在于:第一,媒体炒作、专家解读,总是遂顺主流声音,好话上前,报喜不报忧,给人一种期待误导。第二,迎合了人们希望职业教育尽快变好、政策立马变现的浮躁心理。所以一种政策出来,其效应总是被人为放大,而人们也似乎很享受和浸淫于这样乐观的氛围之中。我不知道这种过于乐观的理由和底气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还清楚地记得,2017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2018年2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2018年3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这几个文件的频密出台,打出了助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史无前例的政策系统创新。效果如何呢?也许有人会说,时间太短。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实施了近20年,时间总不能说短了吧,而我们对效果满意吗?

  三是缺乏对政策低效的反思与改进。政策反复出台,但成效并不乐见,结局也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反思了吗?问题在哪?症结何在?我们改进了吗?是依然手持旧船票,还是找到什么新的方法和手段?没有。所以面对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实效的落差,我们除了迷茫、纠结,剩下的只能是无奈、困惑。

  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从贯彻落实的衰减低效,给我们泼了冷水、打了脸的尴尬困境中解脱出来,从以前落实不力的实践碰壁和挫败中华丽转身,真正实现突破、升级或深化的效应,这才是我们真正应当关注的重点、焦点,当然更是难点和惑点。

  笔者认为,造成以往政策落实有成效无突破,有推进无改观怪圈的根本原因在于下位创新的缺失、贫匮和寡乏。所以贯彻落实《方案》,重点在于培养人们的下位创新能力。下位创新是指与上位的政策创新、理论创新对应的、具有贯彻落实意义的一种自主创新。

  下位创新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下位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生产力。上位创新往往是理论的,它可以是一种创新思想、一种理念意图,也可以是一个逻辑框架,一个笼统要求等。质言之,它就是一张顶层设计的施工图。要想转化成现实,兑现成实际,必须依赖下位创新,才能贯彻落实,产出实效。下位创新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推动力、践行原动力和根本生产力。

  第二,下位创新是基于群体参与的普遍创新。创新如果局限于上位的层面,成为少数精英的“专利”,那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职业教育亦然。只有激发更多的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用好下位创新的发展杠杆,真正做到“万众创新”,职业教育才有奔头和希望。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其中高职近1400所,中职10000多所,就是按10%的下位创新计,也应该不下1000项。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希望所在,是贯彻和落实《方案》并取得突破的根本所在。反之,我们将依然陷入推进乏力,贯彻不力,甚至无能为力境地,最终仍不免转头成空、流于虚妄、重蹈覆辙的结局。

  如何培育提升职业教育下位创新的能力呢?

  一、要有对应的方法创新能力。如《方案》第(一)条就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第(九)条要求“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对应的下位创新,就是要拿出既符合上位政策规范,又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东西,而不只是鹦鹉学舌、毫无主张。比如笔者提出“双场融合、三境合一”创新模式。双场即学场和职场。“学场”可以涵括《方案》提及的系列核心概念“教育、学校、学习、认知”的一半,“职场”则包含“产业、企业、工作、实践”的另一半。“三境合一”则是指虚拟的仿境、创设的学境和顶岗的实境。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三境。可以说,双场融合,场场都与职教本质沟通;“三境育人”,境境都与育人目标相连。它们就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下位创新,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育人逻辑。

  二、要善于凝练下位创新的成果。1.17万所职业院校虽然整体下位创新不足,但即便以极低的5%的创新概率看,也有500多项,就是说,在贯彻《方案》和此前相关文件的过程中,基层院校肯定是蕴藏着具有创新智慧和品质的好的东西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发掘出这些“遗珠”和“宝藏”, 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去发现“点”上的成果和经验,挖掘出这样的典型与示范“面”上推广,形成仿效、借鉴,争相创新的局面,这是贯彻落实《方案》应当去做的事。还有由于下位创新水平能力不足,许多学校有好的做法却概括不出来,上升不到理论创新的层面,这就需要有专家团队的助力,要建立一种让专家学者进校园的常态机制,尤其是有智慧实践和创新做法的学校,应主动对接专家,请他们进学校帮助凝练和提升创新成果,提升学校的总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要普遍开展下位创新能力提升的培训。《方案》(十二)条规定,“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我觉得这样的培训一定要把“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其中,并作为核心培训内容。重点培训其概括创新的能力与方法,方式可以是研讨交流学习培训,也可以是结合鲜活创新案例讲座培训,主要讲凝练创新的思维过程,注意的问题和提升创新策略,让学员看得真切,悟得透脱,学得有效,得法入门,精思悟道,真正提升下位创新能力。

  总之,贯彻落实《方案》,必须找准症结、转换思路,努力寻求超越突破的着力点,落实到位的根本点,去虚务实的发力点,这个点就是下位创新。有了上位创新是“知”,只有让下位创新的“行”跟进助力,呼应给力,对接发力,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流,创新精神成为常态。《方案》的遂行落地才值得期待,职业教育才能炫出最美的春天。

  作者:张健,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摘编自2019年5月10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友情链接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CMS系统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