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工匠型的技能人才。
首先,发展中国家需要基本建设,这也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的宗旨。而基建之首要是铺路架桥,也就是我们中国的经验——“要致富,先修路”。许多发展中国家需要培养大量铺路架桥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其次,发展中国家大多是农业国,有的还是农业与游牧并存的国家。不论是农业或牧业,都需要改良;而农村与牧区,也需要改造。根据中国精准扶贫的经验,农业、牧业的改良,农村、牧区的改造,需要培养大量的农业、牧业工匠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其实,其他行业,不论是工业或是商业,也都需要基层的经营管理人才。所有这些农业、牧业工匠和基层经营管理人才,都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再其次,发展中国家的服务性行业,即第三产业,也必然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尤其是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和网络化时代,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就业者,需要有更高的智慧与技能。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具有走进“一带一路”的条件?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现有高职院校1418所,比普通本科院校还多,其中有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约47万人,其中有不低于40%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既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又有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
特别是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例如,如何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如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以及如何促使企业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等。这些办学经验,都有利于走进“一带一路”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办好高等职业教育。
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所有国家的共同诉求。无论是欧洲职业教育基础很好的国家,如北欧诸国和德国、英国,还是亚洲的新加坡、日本,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并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以日本为例,从今年4月1日开始,将原本实施职业教育而地位与水平较低的短期大学,改制为专业大学(四年制)与专业短期大学(二至三年制),专业大学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专业短期大学毕业生也可授予相当于副学士的短期大学学士学位。同时,专业大学和专业短期大学还向社会人士开放,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广大社会人士都可按一定要求申请入学,利用夜间课程或白天分段的小班课程进修,积累学分,取得学位。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一带一路”,可以从“一带一路”办高职中汲取新经验,形成新知识,这将对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起到重要的反馈与激励作用。过去,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办学,如何开设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只有从国内的办学中总结经验,形成知识。出国办学,将要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教育外国学生,不论对于学校的领导管理,还是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都是艰巨的新任务。正是这种艰巨的新任务,激励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领导管理与教育的新知识。同时,出国办学,将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国际化”行列。以往,只有“211”“985”“双一流”这类大学才有“国际化”的资格,而今后高职院校也将出国办学,培养外国学生,进入“国际化”行列,从而提高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今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普通本科教育,将不再是层次高低之分,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发展论坛上所作报告)
(摘编自2019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