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以创新驱动和智能引领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变革迭代,发展本科职教成为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的战略选择。国家应拿出更大改革魄力和创新举措,加强政府统筹协调、顶层设计与政策扶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本科职教起好步、开好局,扩大本科职教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关键词:本科职教、政策制度、高水平
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改办本科职教,正式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百年知名的一流高职院校,社会认可美誉度高。该校试点发展本科职教,成为公办高职院校改办本科职业院校的破冰之举,在高职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职教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高职教育界看到了本科职教的发展曙光。
新时代,职业教育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大发展、大提升、大改革、大突破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地位已得以明确,发展本科职教已提上国家议程。2020年4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设置论证工作的通知》,对本科职教试点专业设置相关论证作了安排。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将试办本科职教作为建设重点。这一系列举措顺应了社会对发展本科职教的千呼万唤。
一、聚共识,快起步,发展任务紧迫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就是职业教育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受教育者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初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改革开放初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的进步,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规格提出更高要求,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江苏等地冲破重重困难和阻力,积极发展初中后五年和其他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高职有了更大需求,我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职教育,一大批条件较好的重点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实现了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超过中职学校在校生。
十八大以后,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企业和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强烈呼吁发展本科职教,同时随着高等教育逐步向普及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强烈要求接受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为了满足两大市场需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中都要向社会宣布,学校积极为学生转本、升本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有的还公布转本、升本比例。在许多高职院校30%以上的学生选择专转本,有的生源较好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这一比例甚至达到50%。
近年来,很多省份积极进行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搭建职业学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立交桥,由“h”向“H”转变,探索纵向贯通、横向衔接沟通的人才成长渠道。在扩大高职对口招生、专转本规模的基础上,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4+0”和“3+2”等项目,其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配合好的项目,对发展本科职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合作试点项目数量少、专业覆盖面小、管理处于“真空”状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认识不一致,试点困难较大。高职院校学生专转本的规模在扩大,但其学历和素质的提升不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实现,而是需借道嫁接到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来实现,加之专转本选拔考试制度的局限,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难以形成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和制度体系。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普遍重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了职业教育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重心逐步上移、学历学位不断提高、立体多元办学的趋势。
总之,随着以创新驱动和智能引领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变革迭代,发展本科职教成为完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的战略选择,成为破解高职教育“边缘化”的重要抓手,是教育发展思想理念的“大解放”;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办人民群众满意、经济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观念“大转变”,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大突破”;是职业院校服务功能、办学潜力的“大释放”,将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服务能力和地位作用的“大提升”。本科职教试点预示着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调整,一场高职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兴起,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本科职教制度即将问世。
二、起好步,开好局,汲取历史经验
众所周知,新生事物的起步非常关键。本科职教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类型,起好步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结构单一,高中阶段教育基本上只有普通高中教育,生产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乏。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上下大力推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许多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中职教育得以快速发展,改革成效显著。回头来看,不少改办为职业学校的中学,占地小、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这无形之中助长了鄙薄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差不多同时起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就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地方职业大学诞生,对原有的高等教育制度作了具有前瞻性的重大改革和创新。职业大学在兴起时,地市级党委和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出面协调解决职业大学办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如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职业大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创新的活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由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职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得以快速发展。1985年,全国建立了126所职业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强大生力军,逐步克服了高等教育规模小、层次结构单一的问题,培养了一大批地方急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大学的兴起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在起步时,没有与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进行通盘考虑、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给职业大学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走读、收费、不包分配、不转户口、短学制”,符合当时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刚起步的职业大学力量薄弱,却要独自承担冲破传统习惯势力的重任,制度设计、办学模式与当时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不一致,不符合家长对大学的认识,学生报考热情不高、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不高,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导致了职业大学被误认为非正规大学,是“三流教育”“非主流教育”,也造成了后期发展中“分流与合流之争”。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一类教育在兴起发展时,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必须要做到系统设计、领导重视、政策鼓励,做好制度设计和建设。本科职教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社会上对本科职教的关注和认知,首先关心的是举办基础、资源配置、政府态度、制度设计、政策支撑和质量保证。因此,应当坚持围绕高起点、有特色、高水平起好步,起步阶段,就要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明确其法律地位、发展方向、类型特征、功能定位、实现路径与制度保障。
三、起步难,寻突破,政府统筹推进
本科职教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举措,不仅需要在概念和内涵理解上达成共识,更需要提出行稳致远的实施策略。国家应拿出更大改革勇气魄力和创新举措,加快发展本科职教,扩大本科职教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本科职教已从“概念先行”“先行先试”“个案突破”到了需“大力发展”“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阶段,加快发展本科职教已刻不容缓,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要有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审时度势、一着不让地推进本科职教建设,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不失时机地推进高职教育重心适度上移,前瞻性地加强本科职教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实现高职教育由“层次”到“类型”的重大战略转变,促进本科教育的类型多样性,多形式、多模式、多元化举办本科职教,健全本科职教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争取在“十四五”基本形成气候和一定规模,加强政府统筹协调、统筹管理与政策扶持,变单纯的学校行为为政府统筹下的教育行为,推动本科职教良性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及省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沟通、统筹管理,破除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依据国家及区域战略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系统设计相关政策措施,在本科职教的经费投入、人力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形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合力。为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本科职教应归口国家和地方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主要责任在地方,省级政府应加强本科职教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益协调,教育部门要承担更多具体协调工作。
统筹协调本科教育发展,对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进行合理分类,明确本科职教的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界定本科职教与其他类型的本科教育在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区别与联系,着重强调本科职教在深厚理论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在加快发展本科职教的同时,保持清醒头脑,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跟风、陷入“升本”运动旋涡,偏离职业类型教育轨道,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层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本科职教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也是本科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所需的资源更多、投入更大、办出特色难度更大。应探索按办学成本与办学绩效相结合的拨款方式,完善本科职教生均拨款制度。对于改办为本科职教的学校要给予政策鼓励,生均拨款标准要高于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管理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待遇上与其他类型本科一视同仁;通过专项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本科职教办学,激励社会资本投向本科职教,盘活存量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调节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本科职业院校既没有赶上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动车也不一定搭上专科高职“双高计划”的快车,应专门设立本科职教发展专项,树立典型、打造示范,引领本科职教高质量发展。
四、高门槛,高起点,赢得社会认可
坚持高起点、高门槛遴选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学校改办本科职业院校,首先要求学校的领导班子、学校的举办者(地方或部门)对本科职教的认可和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情结和信心;制订本科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立准入机制,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本科职教遴选、建设及管理,鼓励办学实力强、基础好、行业特色鲜明、产业急需、市场紧缺、教育资源积累丰厚的高职院校改办本科职业院校。
遴选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改办本科职业院校。一花独放不是春,个别试点难成气候。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试办本科职业院校开了一个好头,要坚持高起点,从行业和社会认可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中遴选一批高职院校改办本科职业院校。这些学校有着悠久的行业办学优势和长期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有着高水平的“双师”队伍、大规模的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平台及校企合作的优质资源,改办后可以盘活高职教育资源,苦炼内功、增强内驱力,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发挥优质资源最大效能,较快地形成本科职教特色优势和质量保证,确保本科职教在举办之初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避免重蹈覆辙、再次在社会上形成和助长本科职教是低水平、低层次本科教育的偏见。
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改办。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举办本科职业院校是最快捷、最顺畅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长期形成的双师队伍、实训基地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优势,与独立学院比较强的人文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等相结合,可以较快形成高职教育特色。
区域高职院校整合改办。区域内办学条件好的几所高职院校通过整合办学资源、优势互补,整体升格为综合性本科职业院校,借鉴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在较短时间内建成高水平的本科职业院校。
五、创特色,求创新,制度建设先行
本科职教处于初创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本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规格与方案的优化、发展规划与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及管理、人才培养及专业教学标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等相关制度,为加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本科职教提供指导性意见,为推进本科职教发展提供法律法规与制度保障。
确立本科职教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这个概念,但并没有对其进行界定。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稿)》中将本科职教的合法地位、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实现途径等加以界定,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为本科职教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
探索本科职教招考制度与学位制度。逐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的招考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专业学位为本科职教学位制度提供了发展思路。现有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具有深厚的职业背景和强烈的应用性特征,面向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设立专业学士学位,贯通专业学位体系,并将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一并纳入现代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进行统筹管理。
制订本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标准。尽快出台本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和专业设置标准,突破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专业审批等专业设置制度的束缚,突出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和类型特点,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专业设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围绕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设置条件,兼顾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升,优化专业布局,发挥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的政策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统筹兼顾专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不同阶段专业教学标准之间的衔接与区分,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建立层次完整并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类型体系。
本科职业院校的专业开发与设置要适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且越来越多地应用、渗透和赋能至各行各业的需要,大力开发和发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专业;落实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的要求,立足新行业、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岗位,升级改造优势专业,增设新专业,如开发智慧会计等专业,技术向前沿贴近、专业向高端提升,延长学习年限,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大批中资企业“走出去”,探索跨境+、国际+的实施路径,如开发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一带一路”等相关国家语言、法律、民俗、文化等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本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尽快调研出台本科职教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以规范本科职业院校和各种形式合作举办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本科职教应立足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的需求,紧贴经济社会迭代进程,对接新职业需求,重塑知识结构、技术结构、技能结构,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技能结构和职业素养,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能力训练,为产业链、技术链、岗位链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构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本位、工作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发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协同”的办学优势,坚守实践应用型与职业型的类型教育特色,凸显本科职教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探索多元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创新质量治理模式,注重社会各方参与,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构建市场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治理格局;坚持质量年报制度,不断完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立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学校质量责任主体;形成以就业质量、创业成效、企业社会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多元评价机制。
“十四五”时期,本科职教将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强抓机遇,以改革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毅力来办一流本科职教。我们相信,有良好的起步,有各级领导、职教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必将崛起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类型鲜明特色的创新型现代化新兴大学。
(摘编自2020年9月9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