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无锡高新区裂变式的发展需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办好普通高职教育的同时,不断开拓各类社会教育培训, 与无锡新区管委会携手创办了“无锡新区社区学院”。不仅充分彰显出政府+学校“双引擎”驱动的澎湃活力、现代社区教育的新气质,更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作出了积极表率。
一、双引擎铸就区校共同体
自 2003 年以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始终秉持“区校一体”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双轮驱动”战略。2010 年,学校提出了由“区校联合体”向“区校共同体”转变的战略抉择,与无锡新区管理委员会携手创办了“无锡新区社区学院”(现更名为“无锡市新吴区社区学院”),全面促进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和服务项目转化,反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治理体系和机制建设上,新吴区社区学院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采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政府与学校“双引擎”驱动,共同完成社区学院发展的顶层设计,并结合地区产业转型、企业发展和社区居民诉求。
运行模式上,新吴区社区学院创新构建了“新区社区学院—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社区教育片区工作点”四级联动模式,多角色履职尽责,承担了政府及教育部门管理决策咨询服务、社区教育培训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社区居民进行数字化学习的指导服务与网络维护, 形成了“小政府、强实体”的运行格局。
二、多角色推动社教广作为
作为一所在新吴区办学的高职院校,扮演好智囊中心、宣教阵地、知识宝库、孵化基地等“角色”,为区域内的产业、企业、居民提供多维度的服务,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每一位教育人的使命所在。
当好政府及教育部门管理决策的“得力助手与智囊中心”
面对新时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新任务,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紧紧围绕“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总体要求,聚焦新吴区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提出了成立网格学院,并提供了新吴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使社区学院的服务向高层次延伸。
筑好促进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的“宣教阵地”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主动作为,会同教育部门、文明办等部门, 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培育与践行工程”。坚持办好“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论坛”活动,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与践行。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学校面向广大城乡社区居民,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心农场等公共场地,开展“学习开放日” 等终身教育宣传和学习培训;创新推出“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全面打造居民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数字化、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新格局;坚持每年评选文明单位、学习之星等, 并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营造人人讲文明、促和谐的生动局面。
建好提升城市化品质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宝库”
随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的崛起和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提出了“新市民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一方面,学院以产业升级为导向,提出了中高端紧缺人才引育“千人”计划,积极引进 IBM、ORACLE 等跨国公司,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国内一流培训公司,开发了工业物联网等“六大紧缺人才实训特色项目群”,吸引全国各地的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实训,本地就业率达到 95 以上。
另一方面,学院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社区居民开设继续教育“超市”。成人学历方面,学院重点探索“双元制培养模式”,先后与村田公司、顺丰速运公司等共建了“培训+学历”校企合作定制班;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开展各类本科教育;为区域内进城务工人员与退役士兵等特定人群开辟了高起专、专升本学历教育的绿色通道。职业技能与培训方面,学院依托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所,3 年完成 35480 人次的职业鉴定与培训,有力助推劳动力职业能力提升。
垒好理论研究和特色课程开发的“孵化基地”
新吴区社区学院扎实推动“深化内涵建设工程”,把 6 个二级学院分别与新吴区 6 个街道深度对接,形成“区校一体”的理论研究格局,有效激发了“双主体”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新动能。
新吴区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新吴区社区学院立足新吴区、面向无锡,收集整理历史名人等题材,重点挖掘、培育“吴地文化、水乡文化、工商文化、科技文化”等为主题的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编成《吴地乡音》《吴地知味》等 7 门“吴地文化”系列读本教材,获首届无锡市社会教育(教学) 成果特等奖。
三、新作为助推产城融合先导区建设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围绕高新区“十三五”规划中“产城融合先导区”的发展定位,以产业为主导,推进文化建设的主目标,汲取地域文化资源,全面发挥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优势来助推“产城融合先导区”建设。学院结合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学校“国防教育”“党建联盟”“弘毅书院”等特色活动载体中,提升师生与居民的人文素养,在助推“产城融合先导区”的建设中贡献显著。
新吴区社区学院以社区教育部门为组织纽带,以建设“产城融合先导区”为目标,完成了“政府+学校”双主体新吴区社区学院建设。并通过统筹推进,开展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新机制研究,完成了社区教育的指导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项目开发中心建设,开发了党建联盟、弘毅书院、创业孵化等项目。通过网格管理,社区教育覆盖了高新区 6 个街道、71 个居民学校, 构建了跨界别、跨组织、开放式、多元化的社区教育新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开创了高新区国民终身教育服务的产城融合“覆盖网”,演绎出了现代社区教育的全新气质。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0/12/content_506831.htm?div=-1
(摘编自 2018 年 10 月 12 日《中国教育报》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