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NO1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会议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NO2
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深圳召开
11月26日至27日,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主持。
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结交流了各地各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经验做法,就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研究部署。
会议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当前,在全国职教战线共同努力下,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把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会议要求,从2020年到2022年,要用三年时间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大幅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强化政策激励,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深入开展1+X证书试点和学分银行建设,扩大证书覆盖面,提高证书含金量;加强管理和考核,建立办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校长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发挥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作用,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实现职业教育高水平培养、高技能训练、高质量就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NO3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意见》提出,通过持续努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更加突出。到2022年,培育遴选百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发挥对区域内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万名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培育遴选百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千个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遴选百个德育特色案例,建设万个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推广典型做法、先进经验。
NO4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报告发布: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教育扶贫生力军
近日,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和《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报告》,这是继2017年以来第二次发布全国职业院校评估结果。报告呈现了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整体状况,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报告显示,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中职学校办学能力整体上较第一轮评估状况均有所提升。
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1万元,比2015年增长12.6%;全国中职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6000元,比2015年增长28%,其中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增长率达32%。
二是校企合作得到深化。2017年,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6.68万个,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总额达61亿元,校均达到493万元;中职学校中,90%以上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0%以上有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实践,60%以上聘请了企业兼职教师。
三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升级水平持续提高。58.5%的专业点对应地方支柱产业,相应的在校生达到569万人,比2015年增加23万人。服务新产业、新装备、新动能的专业点数大幅增加,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等专业大类的在校生规模均超过100万人。
四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高职院校2017年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收入金额超过50亿元,校均达到400万元。毕业生留在院校所在地直接就业的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8.3%,较2015年提高6个百分点。
五是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教育扶贫生力军。2017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高职在校生总数超过18万,46%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地处深度贫困地区的中职学校有14.2万名学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超过90%。
报告指出,职业院校办学中仍存在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问题仍然比较普遍、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问题突出、“普职比大体相当”要求落实不力、中断学业的学生数量60余万名、投入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贫困地区校企合作面临困境的问题。
NO 5
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落幕
11月25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株洲落下帷幕。比赛共决出一等奖102个、二等奖172个、三等奖283个。比赛共收到地方37个代表队和军事职业组的996件参赛作品,参赛教师3498名,地方代表队的参赛率达95.5%,较2018年提高7.4%,创历史新高。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全面促进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十年来,区域院校参与覆盖面不断扩大,赛项设置实现专业全覆盖;组织不断完善,赛项设置日臻科学合理,比赛内容更加全面,评价体系职教特色更加鲜明;引领成效突显,教师教学能力大幅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课堂生态逐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深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比赛执委会专家组主任王扬南表示,2019年比赛实施的全新方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国家教学标准落地、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赛事组织模式创新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NO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3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揭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等参加。
据介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重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将职业教育重构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广应用于全国职业院校,助力河南省乃至全国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地方资讯
NO1
北京16所中职学校推广学生职业素养护照
近日,北京在16所中职学校推广实施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护照。这是继2014年北京市商业学校首发职业素养护照后,历经5年试点,北京在全市职教系统推广这一举措。除中职版职业素养护照外,北京仍在加紧进行职业素养护照高职版的技术研发,未来,全市有望形成覆盖中高职一体化的全国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新模式。
NO 2
海南:中职生读高职可补助万元学费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发布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对参加对口单独考试招生的具有海南户籍或学籍的中职毕业生(含应往届),以及就读海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应往届),学费补助标准由每生5000元提高到每生1万元,即录取时给予5000元学费补助,获得毕业证后再给予5000元学费补助。
行业资讯
NO1
三年之内 青岛将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30万人次
11月25日,青岛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举行。启动仪式上,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青岛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2019-2021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以上;力争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8%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2%以上。三年之内,青岛的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直面“两个重点”。一是直面重点群体,大力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二是直面重点领域,面向重点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NO 2
福建平潭发出大陆首批台湾职业资格直接采认的职称证书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日颁出首批5本台湾职业资格直接采认的大陆职称证书,5名台胞在取得台湾地区建筑师等考试及格证书的基础上,经比照、认定后分获土建专业助理工程师(建筑)、土建专业工程师(城乡规划)等职称。
2019年7月,福建省启动台湾地区职业资格直接采认相应职称工作,对取得《台湾地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技术士)考试及格证书比照认定职称目录》所列考试及格证书,且在福建省从事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台湾居民,直接采认相应职称并发放证书。该政策列出52项考试及格证书,包括台湾地区建筑师、土木工程技师、环境工程师、食品技师、农艺技师等。
(摘编自2019年12月04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