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NO1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文件强调,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尊重规律、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继承创新,严管与厚爱并重,强化多方协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文件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5项任务举措。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师德涵养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过程,锤炼高尚道德情操。严格教师管理,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强化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同时,还在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教师依法执教职业权利,加强尊师教育,以及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支持教师工作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文件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实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强调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支持师德师风建设。并提出要建设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通过多方举措,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激励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随着此次《意见》的印发,从国家层面构建起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与指导师德师风建设整体工作相结合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
NO 2
教育部就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原法基础上,共修订调整41条,新增15条。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职业教育内涵,强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的定位。规定国家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发展。
在《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教育部对关于技工学校特别是技师学院的法律地位作出说明。目前,技工学校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此次修订增加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经审批,可以设置为职业高等学校的表述。
同时,为保持义务教育的统一性,《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初等职业学校教育(实践中全国仅有职业初中15所,且已统计入义务教育学校,可以作为义务教育的特殊类型),删除了原法中关于初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表述。
《征求意见稿》中还采用了“职业高等学校”的概念。据教育部发布,为落实类型教育的定位,用职业高等学校的概念替代高等职业学校概念。职业高等学校对应于普通高等学校,包括专科、本科层次。
关于职业教育等级,《征求意见稿》将职业教育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为将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对接国家资历框架奠定法律基础。
NO 3
将职业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扩容提质和保值增效上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2019年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召开
12月12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京召开2019年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发挥部省合作机制优势,着力打好大湾区和示范区建设教育攻坚战。要强化高校党的建设,将职业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扩容提质和保值增效上来,探索风险防范新机制,围绕“两个收官”部署明年教育工作,找准“十四五”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改革先行先试,走出广东路子,打造出引领大湾区和示范区建设的教育高地,推动部省合作迈上新台阶。
NO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点赞中国成人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日在布鲁塞尔发布的第四份《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称赞中国在积极推动成人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报告说,中国将超过4%的教育预算用于成人学习与教育,并且是将老年人确定为目标群体的13个国家之一。在鼓励开展基层行动、在地方和城市层面积极推动成人学习与教育等方面,中国也备受称赞。
地方资讯
NO1
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
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了《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着眼于适应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现实需求,从产业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两个方面着手,整合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循序渐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推动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最大亮点是以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牵引,推动《行动计划》见成效出成果。主要体现以下4方面:
优化职业院校发展:到2022年,建设若干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专业设置紧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打造2-4所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建设10-15个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专业(群);新建10所左右新型(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名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前茅的领航中职学校。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成80个中本贯通专业,250个中高贯通专业,20个高本贯通专业,完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总数达到60%,建成50个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0个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和2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一批市级职业教育教材基地和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专业教材。建设500门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
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双元育人:建设10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若干校企共同投入、辐射区域和学校、服务学生培养和职工培训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10个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
NO 2
安徽出台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分类考试将成高职招生主渠道
近日,安徽印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标准、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方案明确,到2022年,安徽将重点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2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80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争取若干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
根据规定,安徽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录取比例2022年达60%以上。
今后安徽普通本科高校新增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逐步扩大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招生计划,2022年达到招生总计划的30%以上,启动中职、高职与本科高校联合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试点。
NO 3
江西最新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出炉
近日,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预计用5-10年时间,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具体目标指标:到2022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成10所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及30个特色专业(群);建成1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及50个特色优势专业;10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完成向应用型转变,新增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试点;开展分段式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培育认定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0家左右,力争建设10个左右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建成20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10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成覆盖全省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从2019开始,稳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省就业率达到60%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70%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到80%以上。
NO 4
河北: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
12月12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河北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使中职教育从就业导向转向升学与就业并重。
NO 5
天津:肯尼亚鲁班工坊揭牌运营
肯尼亚鲁班工坊是天津在非洲建立的第二家鲁班工坊,将致力于为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ICT领域高端技术人才。
据了解,肯尼亚鲁班工坊以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采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按照实训装备、场地建设、专业标准、教材资源、教师培训“五到位”要求实施建设。坊内设有云网融合教学区、数据中心教学区、智慧城市教学区以及空中课堂授课区等四个区域,开展云计算与信息安全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并为当地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培训。
国际资讯
NO1
技工短缺成德国企业“最大商业风险”
据新华社消息,德国工商大会1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技工短缺成为56%德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商业风险”。
调查显示,约1.1万家受访企业中,三分之一聘用了来自欧盟其他国家或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技术人才。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埃里克·施魏策尔表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德国需要来自全世界的熟练技术工人。语言技能和专业资质对国际员工融入德国企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