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者论坛 >> 正文

刘晓 钱鉴楠:《发展型式理论下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逻辑与理论框架》

来源: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日期:2020年03月16日 10:32  点击:  属于:学者论坛
  摘  要:我国存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严重滞后产业发展的问题,学界对两者如何匹配问题的探讨缺乏整体系统思考。基于“发展型式”理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应以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产业技术作为逻辑出发点,从产业目录、产业空间布局、劳动力类别需求、劳动力层次需求、劳动力技能需求五个方面形成对接。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需要围绕专业群与产业群衔接、专业建设前瞻性、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化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产业发展   匹配
 
  一、引言

  国家产业转移、融合、集群等发展不断推进,对劳动力布局、规模调整及劳动力质量都提出了相应要求。合理的劳动力布局、规模及质量,将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制约。职业教育专业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承担着为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的重担,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而我国仍存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不仅导致技能人才供给数量短缺,更导致人才供给的层次、区域不合理。国内学者就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耦合性分析(曹晔、曹玉平、沈陆娟)、专业结构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张金英、蒙维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王亚鹏、董小平、胡坚)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但多呈现研究内容碎片化、片面化等特征,缺乏整体系统思考。本文试图借助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发展型式(patterns of development)”理论,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侧三维框架,论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匹配框架,提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的对策建议。

  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逻辑

  理论的构建必须依据逻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的逻辑梳理关键在于厘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需求,以此进一步分析匹配对象。

  (一)分析框架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实质可认为是两者供需利益的协调过程,匹配难度在于双方同时拥有供需双重角色。产业发展以盈利为目标,追求利用最小资本投入得到最大经济效益。产业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承担供给者角色需要优先满足产业作为需求侧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再将其作为供给侧来满足专业建设各项推动需求。“发展型式”理论作为经济发展过程和型式长期研究的成果,对基于产业发展演变过程剖析产业发展产生的需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发展型式”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在《发展型式,1950-1970》中提出的,为比较和评价不同类型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是发展经济学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该理论主要从产业结构演变、劳动力转移、技术水平制约三方面阐明产业发展历程:一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历“不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包含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发达经济阶段(包含后工业社会时期、现代化社会时期)”三个阶段六个层次变化。二是产业结构变化会影响劳动力就业,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占比下降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增长。三是产业发展滞后是由于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相应水平,从而出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

  基于“发展型式”理论对产业发展型式三方面判断,本文提出“产业结构—就业市场—产业技术”三维框架(见图1),将产业发展作为需求侧分析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匹配问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更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引导就业结构变化,体现为国家对劳动力类别与分布的需求。就业市场更多受区域市场调节影响,良好的就业市场能形成与产业结构匹配的就业结构,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区域对劳动力吸收能力及选择倾向差异,体现为就业市场劳动力结构与层次的需求。产业技术是解释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对就业市场体现破坏与补偿双重作用,另一方面受就业市场选择,只有被市场接纳的技术才能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产业技术体现出对劳动力掌握技能的粘性、弹性与韧性需求。
 
图1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问题三维分析框架

  (二)三维分析框架的匹配逻辑

  1.结构匹配:产业结构与专业布局

  产业结构反映的是各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包括自然资源、技术、劳动力等。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势必对劳动力数量和类型占有提出要求。宏观看,职业教育定位于直接服务国家经济,各专业培养直接进入生产一线的产业生力军。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是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纽带,反映我国职业教育产业高质量人才输出的类型与空间分布。

  首先,产业结构构成与演进决定着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方向。一方面,职业教育专业划分依据主要是产业和行业,兼顾学科体系。这种划分规则决定了不同类型专业布局需迎合国家产业发展需求而非学科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从服务对象看,职业教育专业主要服务对象是区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辐射相关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整体专业布局要满足不同区域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即专业布局适应产业结构变化进行的调整,在原有专业布局基础上,基于产业逻辑,将产业链上的专业组合形成专业群,以适应产业各部门间界限模糊化发展趋势。

  其次,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水平影响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速度。教育的经济功能决定了教育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一定作用。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对象更广泛、培养目标更具职业针对性,同经济、社会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职业教育各专业直接向特定产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而劳动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需通过劳动力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合理的专业布局能有效满足区域产业行业对劳动力类别与数量的需求,宏观层面形成合理劳动力分布,能够加快国家产业结构优化与演进。

  2.市场匹配:就业市场与专业规模

  就业市场是按市场机制对劳动力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调节的市场形式。表现为劳动力供给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势必引起就业市场调整。中观看,就业市场是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显性表现,是区域职业院校专业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需求间的直接媒介。专业规模主要涵盖专业设置种数、布点数和招生人数,能有效预测区域专业人才供给的结构占比及层级结构。

  首先,就业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专业规模调整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市场相比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更强的区域性就业的特点。一方面,专业规模调整要依据就业市场对劳动力数量与结构的需求。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差异体现出的产业结构差异进一步会影响就业市场,表现为区域就业市场对劳动力数量与结构的需求差异。另一方面,专业规模调整依据区域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我国区域产业发展步伐并不划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在人才需求的学历、技能等层次上会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应用性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在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中,培养多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主要是由专业规模进行调控。满足不同区域就业市场劳动力需求差异,专业规模必须依据就业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其次,合理的职业教育专业规模是就业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产业结构反映的是人才供给结构的应然趋势,就业结构则反映人才供给结构的实然状态。两者的偏差程度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职业教育专业规模作为控制涌入就业市场劳动力的控制阀,协调着各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与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如果职业教育专业规模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就会出现人才供给的结构性过剩,就业市场出现劳动力需求停滞,区域产业又无法短时间吸收过剩劳动力,职业教育对区域产业人力资源支撑作用就会弱化。

  3.技术匹配:产业技术与技能培养

  产业转型升级微观上是具有越来越复杂的技术能力。产业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是生产特定产品或提供特定服务的技术。相比于科学技术拥有的潜在生产力,产业技术具有直接生产力,决定产品的质量、成本、水平与性能。职业教育相比于其他教育类型,更聚焦于技能培养。对产业而言,技能更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产业技术间的差异使各产业所需专业技能不尽相同。这一差异是职业教育各专业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首先,产业技术是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出发点。传统职业教育对学生技能培养主要基于生产技术,即只聚焦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这种培养方式具有明显的边界属性,更多强调劳动者技能掌握的纵向深度即熟练度、精准度,弱化了技能的横向发展路径。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机器能执行更为复杂的操作,参与更多生产环节,使人从生产一线解放出来。人们的角色不再是固定在特定生产线上与机器协作的操作者,更多作为旁观者,成为整条生产线的决策者、协调者、管理者。因此,技能培训不能局限于特定劳动环节的生产技术,而要面向体系化的产业技术。相比于生产技术,产业技术更富张力。它允许劳动者精专于某一产业环节,同时使劳动者拥有一定的技能广度,保证劳动者能在技术更迭的当下始终拥有生产活力。

  其次,技能培养是产业技术发挥其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技能是产业技术发挥其生产力作用的重要载体。技术不仅依赖于人而产生,技术的全部丰富特性也在人的使用中展现出来的。技术从出现开始便对人们形成了无形的制约力,即人们必须遵循技术规定的一招一式来驱动它,不然就达不到预期目的。技能则是人利用技术实现生活生产的重要驱动力,是满足技术带来的“规则”的手段。另一方面,依靠不断技能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产业技术的生产效益。人们利用技术的同时,也被技术规范在固定行为模式中。技能培养实质是利用技术行为规范化的过程,目的是减少技能与技术规范的偏差,只有偏差不断缩小,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最大效率。如果技能培训与技术脱离,技能中个性化、随意性元素逐渐扩大,就会导致技能对技术的有效驱动大幅度下降,使技术无法在产业活动中提供最大生产力。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让劳动者切实掌握相对应专业技能,才能真正起到生力军作用。

  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的理论框架

  基于“产业结构—专业布局”“市场需求—专业规模”“产业技术——技能培养”三维框架,构建如图2所示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理论框架。
 
图2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理论框架

  (一)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与产业目录匹配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与产业目录匹配是指国家产业目录任意产业类别都可在专业目录对应到为其服务的若干专业,即基于国家层面,职业教育专业类别范围能覆盖国家所有产业类别。主要是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要什么”的问题。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中不断跨界融合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引进,部分传统产业逐渐消失或与其他产业融合,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逐渐兴起。新旧产业呈现交叠更替导致在国家产业目录中一些传统产业逐渐消失,一些新兴产业则被录入。其迭代更新反映了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导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分类目录,是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设置、招生、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它也反映我国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端的人才供给类别现状。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与产业目录相匹配,能满足国家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类别多样性需求,实现“要什么给什么”,推动职业教育专业类别结构与现有产业匹配。

  (二)职业教育专业空间布局与产业空间布局匹配

  职业教育专业空间布局与产业空间布局匹配是指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类别能覆盖该区域产业类别,主要是解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哪里要”的问题。产业空间布局指在区域划分标准下,产业在划分基本单位上的数量与类别的格局。划分标准不限于依照国家行政区块划分标准,同时包含国家地理区块、相关经济圈、经济带等政治经济区块等划分标准。国家产业空间布局受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发展历史、交通运输等影响。产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定位在所有区域,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区域的需求。因此,各区域会在产业类别及产业规模上存在差异。宏观看,产业空间布局主要反映不同区域对劳动力不同类型的结构需求。职业教育专业空间布局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对劳动力供给类别的现状。二者的匹配能实现国家产业劳动力“哪里需要哪里供给”的要求,有助于缓解区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追求泛而广的弊端,实现产业人才合理空间分布,满足区域重点优势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对接,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形成区域间劳动力共享环境。

  (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匹配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是指区域职业教育各专业供给的劳动力数量结构与该区域劳动力类型结构相吻合,是解决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要多少”问题的主要途径。区域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自然气候条件等不同,各区域在主导产业、消费需求结构等方面并不会一致,从而形成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不光反映该区域对生产与技术需求结构,同样反映该区域人才类型数量结构。合理的人才结构,能满足区域产业对劳动力类型数量的结构需求,防止劳动力市场陷入劳动力过剩、积压或紧缺。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一定程度影响区域劳动力结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区域劳动力供给类别和数量结构的重要预测点,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能对每年涌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结构做出判断。区域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一方面有助于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即就业”的专业建设目标,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与社会服务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建设稳定、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率,优化区域劳动力资源配置。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劳动力需求层次匹配

  区域人才培养层次与劳动力需求层面匹配是指区域内职业教育供给人才的学历结构满足就业市场对劳动力学历要求。这是解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要多好”的问题。就业市场而言,学历代表一个人在教育机构接受科学、文化、技能等知识的学习经历,是就业市场对劳动力进行层次分类的重要依据。产业转型升级实质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此过程中我国原有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素质红利随之产生。同时,我国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程度,无论是产业类别、层次都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导致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类别、层次的需求差异。中高端产业需要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中低端产业需要能熟练操作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不同学历层次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各方面培养程度及对就业市场供给的人才层次不尽相同。因此,区域人才培养层次与劳动力需求层次匹配能在满足产业劳动力类别与数量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产业劳动力技能层次需求,满足不同区域对产业发展“量”与“质”的差异。同时,促进区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合理配置,畅通专业人才成长路径。

  (五)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素与劳动力技能需求要素匹配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素与劳动力技能需求要素匹配是指各职业院校从专业规划到实际人才培养,所培养人才的技能储备符合产业劳动力技能需求。产业对劳动力知技意的需求体现的技能属性分为三部分:一是技能粘性,指产业对劳动力所掌握技能的依赖度,;二是技能弹性,指劳动力所掌握的技能对产业发展中引起变化的敏感度;三是技能韧性,指劳动力在遭受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系列冲击过程中,相关技能动态调整跟随能力。产业技术升级使工作岗位技术性逐渐被淡化。技术外延性被日益重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强调拥有跨生产流程、专业知识界限的泛在知识技能体系,以提高技能粘性;二是通过深化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将下位技能聚类归纳到上位技能体系中,提高技能对产业技术变化的适应力。此外,技术快速发展意味着劳动力要能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培训或其他途径,快速形成适应技术需求相关技能,即有着适应产业技术迅速变革的技能韧性。

  职业院校不仅承担着满足国家对劳动力类别与数量的显性需求,同时承担满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技能日益提高的隐形要求。根据不同专业服务产业的产业技术差异,对专业建设各要素进行相对应调整,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五个要素。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需要始终让这五个要素从目标取向、实践操作、评价评估三个阶段紧扣产业劳动力技能需求,实现劳动力技能需求要素与专业建设要素匹配。一方面,两者匹配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拥有核心竞争力,防止因技术进步或知识经济发展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的发生;另一方面,高质量人才涌入,能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挥“干中学”,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深度发展,实现“跟随”到“超越”的转变。

  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的对策建议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问题在基于原理则分析基础上,同时需要从对接产业、服务就业、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优化凸显产教融合特色的专业群顶层设计工作

  从独立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这一转变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仅从传统专业建设经验出发远远不够,不仅需要对专业群概念、内涵、特征等理论问题进行回答,更需要回答专业群在职业院校管理结构中的位置、专业群运行的实际组织形式等实践操作问题。一是要基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方向对专业群内部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对于群内弱势专业要及时进行淘汰或合并。二是要充分结合专业群建设的内外部条件,选择合适的组群逻辑,实现与产业链的局部甚至全环节进行紧密对接。三是要看到产业生产组织方式从刚性向液态转变过程中组织层级会扁平化以减少产业链延长带来的组织协调成本增加。因此,在明确组群逻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清晰专业群的组织形态,同时构建群内各专业资源相融合的共享平台,实现专业群建设从自发组合转变为自觉组织。

  (二)推动校企合作下人才供给前瞻于就业市场变化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前瞻性一直被学者所强调,这是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的角度、同时考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提出的。目前专业建设前瞻性拘泥于专业设置层面。通过对专业设置控制,学校可从宏观调控层面解决劳动力类别标签的前瞻问题,在类别数量层面实现专业设置前瞻于产业更迭速度。但忽视了学生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产业无法及时吸收全部劳动力,出现结构性失业。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体现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企业的自由选择,只有满足企业需求,专业输出的劳动力才能实现配置。因此,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前瞻于产业发展,宏观层面要把握产业迭代趋势,做好传统专业退出、调整、融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引导;微观层面要做好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中针对合作企业抓住劳动力需求痛点,培养前瞻于企业期望的劳动力,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使劳动力被就业市场及时吸收。

  (三)以学徒制创新具有类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道路

  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单纯掌握系统的技术技能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而学徒制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通过非正式传授方式实现职业技能教授,另一方面通过边缘到中心的方式使学徒感受职业圈子文化。这种圈子由从事实践者们所组成,学徒需要在从边缘开始进行技能熟练的同时,不断进行社会文化实践,在得到圈内人的认同的同时进一步接近核心技能的训练,实现了职业技能与职业伦理培养的兼顾。因此,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以现代学徒制作为抓手,一是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掌握系统技术外,能系统融合所从事职业的实践文化圈子中,这种系统的融合包括着文化价值认同、手势、表情、姿势的第二表情等。二是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方式,发挥学徒制的深层次作用,挖掘企业师傅作为圈内人的优势,在技术教授过程中,凸显企业师傅在真实环境中手把手带领徒弟从边缘到中心的作用。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国家发展过程的迫切诉求。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区域中观层面及职业院校微观层面三方面明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框架,逐渐缩小发展之间的错位程度,实现职业教育高速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刘晓,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钱鉴楠,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编自2020年3月13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友情链接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CMS系统 百度